微信扫一扫,优惠全拿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厦门BRT创下三个全国第一 成为“厦门最受欢迎的公交线路”

要闻 | 来源:厦门日报2018-08-02 08:29:45 0条评论
[导读]十年来,BRT作为跨岛发展的重要纽带,为厦门这个激情跳跃的“心脏”输送着源源不绝的动力。

2006年7月31日

市委、市政府开始谋划建设BRT

2007年9月25日

正式开工建设

2008年6月4日

1号线岛内段高架桥实现全线贯通

2008年8月31日

正式通车运营

城市发展需要交通,城市交通需要发展。厦门BRT全方位建设,是厦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快跨岛发展”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2008年8月31日,厦门BRT正式通车运营。十年来,BRT作为跨岛发展的重要纽带,为厦门这个激情跳跃的“心脏”输送着源源不绝的动力。

为何而建

公交优先破解民生难题  科学建设追求安全便民

如今,6条BRT线路以约5%的公交车辆数承担了全市公交客运总量的13%

十年前的厦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巨大车流不仅考验每一个出行的市民,更考验着一个城市对道路通行和环境指数的承受力。从2005年开始,我市的机动车车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道路拥堵现象频增,中心城区干道交通超负荷运转,加上城市本身的历史条件、自然条件、规划、基础设施状况的限制,厦门的道路状况已经不能适应城市车辆迅猛增加和市民便捷出行的需要。

在集美电视台上班的董菲回忆说,当时从岛内到集美车辆一般都走厦门大桥,高峰期的公交车速度大约在每小时12公里,公交出行速度慢、准点率不足等问题,给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要突破我市常规公交面临的困境,适应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的需求,就必须进行深层次的变革,实现对现有常规公交的升级。在这种背景下,BRT作为一种快速、便捷、准时、舒适和安全的大流量交通形式,成为突破口。

深思熟虑、先谋后动。2006年项目动工前,市委、市政府聘请了国内相关领域一流专家对快速公交系统进行反复论证和评审。召开专题会近30次,不断地完善BRT方案。 

2007年9月25日,BRT正式开工建设。10多万人参建,项目覆盖思明、湖里、集美和同安4个行政区域,仅仅用了11个月,“巨龙”横空出世,BRT1号线、2号线、联络线顺利投入运营。

今天在厦门,平均每天有30万人次选择乘坐BRT出行。看到市民享受着快捷出行的便利,作为BRT的建设指挥者,潘世建深感欣慰。“市委市政府从2006年就开始谋划修建BRT,到2008年建成通车,前后历时两年多,过程艰辛至今难忘。”

目前,6条BRT线路以约5%的公交车辆数承担了全市公交客运总量的13%,每5至10分钟就有一个班次,高峰期时候仅需三五分钟,极大缓解了高峰拥堵,满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如果没有BRT,厦门要增加多少辆公交车,这实在不敢想象。”

意义深远

样板工程具里程碑意义  岛内外联动共享成果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从岛内到岛外的出行时间,岛内与岛外不论是空间还是心理上的距离都大大缩短

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厦门的BRT系统同传统的BRT相比有重大改进,创下三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多种形式组合的BRT,第一个架设高架桥的BRT,第一个一次成网的BRT。修建这样一条有着诸多首创的工程,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这对当时的建设者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譬如说,在桥墩上架梁,如果按照传统的现场浇筑工艺,不仅施工时间长,噪音、粉尘污染较大,而且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道路进行施工,严重影响交通。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的影响,施工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工艺,比如在厦禾路及莲前路路段采用预制节段拼装法施工,车站及半径较小的曲线段采用现浇梁的形式,主要的交叉路口则采用钢箱梁形式。

BRT的成功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全国各地城市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建设新型快速公交系统工程提供成功典范,充分体现了特区先行先试和窗口示范作用。

BRT建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畅通工程,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的交通结构、通行效率,对整座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功能结构的调整、中心城区的经济活力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新区域综合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RT线路把岛内经济发达区域与岛外的同安、集美连接起来,特别是将同安老城区、同安工业集中区、环东海域、厦门北站与岛内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从岛内到岛外的出行时间,岛内与岛外不论是空间还是心理上的距离都大大缩短。 

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有本岛情结,甚至有过“宁要岛内一张床,不要岛外一间房”的说法。为什么呢?交通不便是原因之一。而现在,住在岛外、工作在岛内,对厦门人来说,已经不存在任何空间上的障碍。从更深层面上说,BRT建设还具有促进跨岛发展、岛内外居民共享厦门建设成果的深远意义。

【项目名片】

厦门BRT

厦门BRT获评“厦门最受欢迎的公交线路”。截至目前,6条BRT线路总营运里程168公里,投入车辆超过250台,日均客运量约30万人次,以约5%的公交车辆数承担了全市公交客运总量的13%,截至今年6月30日,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客流达9.39亿人次。

获得三个“全国第一”:一是将高架车道与地面车道、隧道与桥梁、快速公交与普通公交有机组合,创下全国第一个多形式组合的BRT。二是1号线从第一码头到集美大桥采用高架桥形式,解决了在繁华闹市区BRT与其他车辆、行人相互干扰的问题,保障了行车通畅,破解了混行难题,创下全国第一个实施高架桥的BRT。三是优化公交线路,增设链接线,把快速公交和普通公交线路汇集成网,创下全国第一个一次成网的BRT。

 

蓝房网手机客户端
[编辑:陆锦萍]